2002年工科院校图书馆第五次馆长协作组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
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
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5日至28日
会议简报
12所工科院校图书馆第五次馆长协作组会议于2002年11月25日至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和温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和浙江大学等11所工科院校的20位馆长、副馆长或部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武金渭教授因临时有事请假。教育部高教司李晓明处长因在京另有会议未能到会。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图书馆承办,浙江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竺海康研究员主持了会议,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黄书孟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务委员会主任刘桂林教授致开幕词。各馆在会上交流了“十五”时期“211工程”或“985工程”建设规划和当前的主要工作情况,并着重就加强工科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现将本次会议的情况纪要如下。
会议交流了“十五”时期图书馆“211工程”建设问题。与会院校图书馆在今年下半年都制定了“十五”时期“211工程”的发展规划,并陆续通过了可行性论证。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的图书馆还将实施“十五”时期的“985工程”建设,因而这些馆把“211工程”建设与“985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从各馆介绍的情况看,“十五”时期图书馆的“211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是对“九五”时期建设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馆长们认为,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首先需要搞清楚目前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差距在哪里?ARL对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制定了18个指标。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一些图书馆达到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的中值是有可能的。一方面,跟踪国外图书馆的发展动态,吸取它们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了解自己校内师生信息需求的变化,了解他们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这样两头抓,就可能准确地把握图书馆建设的方向。
其次,工科院校图书馆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十五”时期建设目标。馆长们认为,在较长的时期内,图书馆将是数字化资源与传统资源并存的混合型或复合型图书馆(Hybrid library)的形态,我们在注重数字化建设的同时,仍然必须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继续重视纸质文献的收藏和服务。服务主导是图书馆不变的宗旨,但是,对于一流大学图书馆来说,必须向着学术性服务的方向发展,建设成为研究型的大学图书馆。
第三,从建设内容看,各馆都比较重视数字资源的发展。在数字资源建设上,馆长们认为,要利用CALIS的集团采购优势,继续引进国内外学术数据库;同时,结合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加强馆际之间在数字资源建设上的分工与协作,争取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形成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数字资源体系。工科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偏向于理工科,随着学校向综合性方向的发展,应当改进资源结构,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适应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在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各馆也要加强合作和交流。例如,各馆可进一步加强馆际之间的人员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第四,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应当成为“十五”时期图书馆建设的着力点。目前,我国重点高校的数字资源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差距不大,现期全文电子期刊的获取能力则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数字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十五”期间,我们一方面要重视数字图书馆服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便用户利用数字资源,提供主动的信息推送服务、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学科馆员队伍。这是有效发挥图书馆学术性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层次和质量、向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与国外的人员交流,拓展人才培养的渠道。
第五,工科院校图书馆要特别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优雅、宽松的育人环境。图书馆是学校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主要积淀区。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研究的基地,也应当是师生获得文化享受的场所。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水平。
第六,要树立图书馆经营理念,努力提高办馆效益。“211工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较大,但是,要用准钱,用好钱。要防止设备的求洋求新,用足、用实、用好现有的设备资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同时,不少高校正在或即将兴建新的馆舍。与会代表相信,在“九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我国工科院校图书馆将在资源、服务、人才与管理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会议讨论了工科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问题。馆长们认为,我们这个协作组建立已经五年了,除了馆长们交流各馆工作、对一些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和宏观课题进行研讨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具体的实质性合作。这些合作应当与CALIS在“十五”时期的建设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重复建设,实行分工协作,共享建设成果,谋求共同发展。馆长们认为,图书馆面临的任务很重,要做的事情很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选择少量的项目进行合作共建。大家对今后的一些具体合作项目达成了共识。一是合作开发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这项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牵头负责。目前,已经初步开发了一个实时虚拟咨询系统,每天运行4、5小时,读者反映不错。下一步考虑把信息推送服务功能结合到这个系统,使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实用。二是建立数字资源评估体系。这项工作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牵头负责。目前,数字资源较多,也较杂乱。对数字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十分必要。要进行资源评估,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估指标与方法。三是对网络免费资源的搜集、筛选和组织。这项工作由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牵头负责。Internet上具有丰富的免费信息资源,但良莠不齐。通过分析筛选,把对教学科研有用的信息组织到图书馆网站,扩大图书馆资源的收藏范围与数量,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四是建立工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标准体系。这项工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大学图书馆牵头负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用户教育应当从传统的文献检索技术培养向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文献检索教学,接受培训的学生数量有限,而信息素养教育应当面向所有学生。只有依靠网络手段,才能承担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在制作信息素养教育的课件之前,应当首先搞清楚课件包含的内容及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美国已经有了一个信息素养教育的标准,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适合于中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标准。上述几项工作希望能够抓紧实施,在明年召开协作组会议时有阶段性的成果。
馆长们认为,考虑到工科院校图书馆协作组运转的效率,目前暂时不扩大协作组的成员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表示,由该馆承办2003年馆长协作会。
会议期间,浙江大学图书馆介绍了“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的进展情况,与会馆长希望在项目实施时,充分考虑工科院校的需要,吸收更多的工科院校参加项目建设,共建共享数字资源。与会代表参观了浙江大学新建成的紫金港校区和在玉泉校区的总馆,对浙江大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图书馆面貌的焕然一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对会议的举办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张安将馆长在会上介绍了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建设成就和发展规划,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抽时间参观了该馆,大家觉得该馆有许多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代表们对温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给予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ISI中国区业务经理刘煜先生在会上介绍了ISI在数字化研究环境建设方面的新进展。会议代表对ISI、EBSCO和中国教图公司对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
与会代表认为,本次会议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既交流了各馆的动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又探讨了全局性、战略性的发展问题,还落实了一些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因而,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果。馆长们相信,明年在武汉会议时,各馆的工作将会有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