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工科十二所高校第七次图书馆馆长会议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举行
承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会议时间
2005年4月22日—26日
会议简报
全国工科十二所高校第七次图书馆馆长会议于2005年4月22日—26日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举行。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承办,Thomson科技信息集团、亚洲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赞助。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馆长和老师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罗正祥教授致欢迎词,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张晓东馆长主持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以下六个议题进行了交流:1.现有文献资源经费投入规模、使用效益与实际需求的分析及解决方案;2.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3.如何根据读者的需求,创建服务主导型图书馆的具体思路及举措;4.图书馆“211”工程建设交流及“985”工程图书馆建设思考;5.工科院校合作共建项目探讨;6.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交流。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张晓东馆长作了题为“严管理、做实事、求发展”的大会发言,着重从深化人事改革、规范管理制度、提升服务品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近年的改革和发展情况。
清华大学图书馆薛芳渝馆长作了题为“从读者满意度调查结论,看服务主导型图书馆建设思路”的大会发言,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的情况,并总结了几点体会:1.定期的,一定形式的,有针对性内容的读者调查是国内、外图书馆普遍使用的加强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需求、以明确图书馆努力方向的方法;2.如何合理地设计问卷内容和评价方法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3.应对调查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读者及时作出反馈意见并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
浙江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竺海康介绍了浙大新馆建设的工作经验、“985”和“211”工程二期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等,并提出了工作中的三点困惑:1.资源建设和经费需求的矛盾如何解决;2.图书馆职工素质的提高与福利待遇的矛盾怎样合理解决。3.历史遗留问题:水平较低、素质较差的部分职工的工作如何安排、如何分配。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楼宏青馆长在会上提供了一个关于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的信息,即教育部曾经指出05年本科教学评估的精神为:专家要实事求是。楼馆长对该精神的理解为: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在较短时间内图书购买量的增长速度不可能与学校扩招的学生量成正比,且工科方面的图书年出版量有限,考虑工科知识更新快,复本量也不能过多,如果电子资源不能计入馆藏总量,目前工科高校图书馆总藏书量达不到评估要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相信专家在评估过程中会实事求是。楼馆长还提出了一些有关人事改革方面的问题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西亚介绍了西交大的人事改革新思路为:学校不发文,各学院自己制定方案,通过学校认定后即可开展。他们图书馆作为一个试点单位目前已作出了初步方案并通过了学校的认定,预计近期将实施。与以前相比,西交大图书馆本次改革措施主要有三个变化:1.将馆员分为专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大约专业馆员占30%—40%;2.严格准入,强化岗位描述,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尽量通过工作的差别来体现酬的差别;严格考核,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3.不再评审职称,以一定比例设置专业职称岗位,职称与岗位挂钩,通过岗位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郑巧英副馆长作了题为“构建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两个平台”的发言,详细介绍了上海交大图书馆为构建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所建立的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包含网上实时参考咨询服务系统、重点学科个性化服务学术门户、电子文献建设和服务、异构数据源检索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学科咨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交大特色数据库建设。管理平台主要有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统计和评估、数字资源长期保护和管理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王梦丽认为建设服务主导型图书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观念,馆员对读者的管理意识应转换为服务意识;2.图书馆应尽力为读者提供较好的服务环境;3.馆员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细节,体现个性;4.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资源利用最大化;5.提高馆员素质、加强人才培养。
东南大学图书馆范斌副馆长着重介绍了江苏图书馆资源共享以及读者服务情况。资源共享方面:1.江苏省建成了一个资源保障体系和虚拟咨询系统,促进全省资源共建共享;2.2004年推出区域流通管理系统,单独设立服务器,可记录分馆的读者使用资源情况;3.初步建成了虚拟联合目录系统并投入使用;4.建成了提交和采集相结合的数据统计系统。读者服务方面:1.服务的前提是需求,最大限度及时满足读者的明确需求,挖掘读者潜在需求;2.不断完善学科馆员制度;3.争取流通助教制度。
同济大学图书馆总支书记徐伟华介绍了图书馆人事改革的工作经验,解决人才问题是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所以同济大学图书馆将图书馆的岗位分成四个层次:学科馆员、行政管理、专业馆员、基础工作人员,强化岗位描述,竞聘上岗,分配拉开差距,聘任过程全透明,尽可能利用现有人才,尽快引进人才,努力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学科馆员和专业馆员为关键岗,流通、阅览上、下架工作人员岗位层次相对较低,图书馆将向学校努力争取关键岗位的待遇达到同级教师待遇。
东北大学图书馆魏德洲馆长介绍了东北大学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的三条思路:1.通过招投标解决采购渠道;2.建立专家系统保障采购质量;3.文献资源的比例:电子资源占30%-35%,期刊占35%-40%,图书占30%左右。魏馆长还特别强调学校严格收支两条线,图书馆没有创收,且图书馆岗位津贴相当于教师的70%,所以没有待遇的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相当困难。东北大学图书馆的“985”、“211”工程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网络平台和硬件建设,建了门禁系统,便于读者管理。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代根兴馆长介绍了北邮图书馆近期的建设情况以及学科馆员建设和读者服务方面的工作经验,主要是:1.用了约900万经费进行老馆改造,尽力以现代化理念引导图书馆布局;2.开展了图书馆走进院系系列活动,促进学科馆员建设;3.强调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心,提高人员素质,以提高服务质量。
赞助公司代表亚洲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费卫亭总经理作了题为“联合采购、分工协藏、信息共享”的发言,并提出了建设工科会议录指南数据库的建议,具体做法是由亚信公司提供经费,由各图书馆提供会议录情况,该建议得到了参会馆长和老师们的首肯。
会议过程中各馆的馆长和老师们畅所欲言,就目前广大老师普遍关心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人事制度改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请薛芳渝馆长作总结性发言,薛馆长指出,通过交流和讨论,大家在以下两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争取更多的经费,合理使用经费。图书馆馆长的一个职责是向学校争取经费,图书馆的服务是学校的教学科研离不开的,学校要发展,图书馆要发展,经费永远不够,如何将有限的经费使用得更合理,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情况相联系,密切关注学校的学科发展动态,以指导图书馆建设。
2.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合理、优化的人才队伍。队伍建设问题是图书馆面临的重大问题,岗位竞聘、岗位职责、考核机制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一致认为岗位设置及竞聘上岗的目的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尽力为现有人才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更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方面应激励大家努力工作,另一方面,改革应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工作人员的承受能力,不能总让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工作担忧。同时通过某些渠道和方式向学校呼吁,提高图书馆这个学术群体的待遇。
薛馆长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除了一年一度的工科院校图书馆馆长会以外,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馆际合作研究,且除CALIS项目合作外,将工科院校各图书馆自建数据库资源共享。
2.以书面形式向教育部反映有关教学评估条件问题。如果有必要,大家商议出内容,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或其他馆牵头,以书面的形式向教育部反映集体的呼声:(1)电子资源不计入图书馆馆藏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2)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关图书馆的评估指标部分不符合图书馆和出版业的实际,可能使图书馆为达到指标要求导致经费的浪费。
3.适当吸纳部分其他工科院校图书馆加入工科院校图书馆馆长会。近两年一直有其他工科院校图书馆提出参加工科院校图书馆馆长会,大家可以讨论一个入会条件,符合条件的图书馆即可吸纳。
关于建工科会议录数据库的问题,会议决定请亚洲信息服务公司拟定明确的方案,特别应明确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内容、指导思想、成果形式以及经费的分配方式等。
薛馆长代表与会单位对承办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赞助单位表示感谢,还特别对因病未能参加会议的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武金渭馆长表示慰问。
会议宣布下次会议由东北大学图书馆承办。